文化与传播学院教职工科研成果统计表
发布者: 时间:2016-10-10 17:04:00 浏览:
序号
|
作者部门
|
姓 名
|
成果名称
|
成果类型(论文、专著、专利、教材)
|
期刊名称/出版社
|
发表/出版时间(格式为2013年x月)
|
是否核心期刊
|
获奖情况
|
1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认知暴力下民族意识与文化的自觉——再读《原乡人》
|
论文
|
求是学刊
|
2014年第6期
|
是
|
|
2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殖民语境下身份的焦虑——《夹竹桃》的文化意蕴
|
论文
|
东北师大学报
|
2014年第6期
|
是
|
|
3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钟理和的悲情意识
|
论文
|
学术交流
|
2014年第10期
|
是
|
|
4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从《悲情城市》看台湾文化中的“悲情意识”
|
论文
|
电影文学
|
2011年第10期
|
是
|
|
5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钟理和创作中的客家文化情怀
|
论文
|
《广东社会科学》
|
2010年第3期
|
是
|
|
6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从《笠山农场》看客家文化在台湾的流变
|
论文
|
吉首大学学报
|
2010年第3期
|
是
|
|
7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中华文化对赖声川现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
论文
|
戏剧文学
|
2010年第4期
|
是
|
|
8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都市民间剧场艺术的文化镜像
|
论文
|
文艺争鸣
|
2010年第2期
|
是
|
|
9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形态的嬗变
|
论文
|
学术交流
|
2009年第8期
|
是
|
|
|
|
|
|
|
|
|
|
|
10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台湾文学“悲情意识”的生成与演变
|
论文
|
江淮论坛
|
2009年第1期
|
是
|
|
11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台湾文学场域的中国文化属性
|
论文
|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
2009年第1期
|
是
|
|
12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论李渔叙事美学中的市民意识
|
论文
|
北方论丛
|
2009年第1期
|
是
|
|
13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企业品牌与文化》
|
主编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
|
|
14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实用文写作》
|
参编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
|
|
15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实用文写作例文评析》
|
参编
|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
|
|
16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应用文写作》
|
参编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
|
|
17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艺术欣赏》
|
参编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
|
|
18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蓝天
|
《会展策划与管理》
|
主编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
|
|
19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张生军
|
《字体设计》
|
编著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2008年6月
|
|
长春市社科一等奖
|
20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张生军
|
《图案基础与应用设计》
|
编著
|
吉林美术出版社
|
2008年9月
|
|
|
21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张生军
|
《会展展示设计》
|
主编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2012年2月
|
|
“第五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2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张生军
|
《企业品牌文化》
|
参编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12年2月
|
|
获“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23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Moodle环境中英语教学情感设计框架及实证
|
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清华大学
|
2011年4月
|
是
|
|
24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远程开放教育英语学习者辍学研究
|
论文
|
中国远程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2011年5月
|
是
|
2011年全国电大英语论文三等奖
|
25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网络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情感干预框架及其应用示证
|
论文
|
电化教育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
|
2011年10月
|
是
|
|
26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发展:一个国际视角的考察
|
论文
|
外语电化教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
2011年12月
|
是
|
2012年全省电大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11年度全省电大系统优秀论文评选论文二等奖
|
27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网络英语教学的情感设计框架
|
论文
|
外语电化教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
2008年2月
|
是
|
|
28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缺失研究——以开放英语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为例
|
论文
|
开放教育研究/上海远程教育集团
上海电视大学
|
2008年3月
|
是
|
|
29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开放英语教育零辍学现象之情感因素研究
|
论文
|
开放教育研究/上海远程教育集团
上海电视大学
|
2011年12月
|
是
|
论文
|
30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基于网络教育文化的网络英语教学情感研究
|
论文
|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广东开放大学
|
2010年02月
|
|
|
31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英国开放大学建设之成功经验与启示
|
论文
|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广东开放大学
|
2010年12月
|
|
|
32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JISC-OULDI课程设计方法研究的分析和启示
|
论文
|
电化教育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
|
2014年6月
|
是
|
|
33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旅游英语口译协同学习框架研究
|
论文
|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开放大学
|
2012年8月
|
|
|
34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Synergistic Learning for Knowledge Age: Theoretical Model, Enabling Technology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
论文
|
ICWL2007(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Web-based Learning
|
2007年10月
|
|
|
35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基于任务的网络英语教学设计
|
论文
|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论文集
|
2006年12月
|
|
|
36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知识管理模型的构面研究
|
论文
|
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文集
|
2006年12月
|
|
|
37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基于SPSS的职教网络英语实践教学情感因素分析报告
|
论文
|
电化教育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003-1553
|
2012年6月
|
是
|
|
38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远程英语教学与教师经验性知识表示
|
论文
|
现代远距离教育/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
2006年6月
|
是
|
|
39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红卫
|
《大学英语(B)网考直通车》
|
教材
|
中央电大出版社
|
2012年7月
|
|
|
|
|
|
|
|
|
|
|
|
40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泽凤
|
《实用文写作教程》
|
参编教材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2007.8
|
|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第五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
41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泽凤
|
《物业服务沟通与礼仪》
|
参编教材
|
清华大学出版社与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2.7
|
|
|
42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罗泽凤
|
《艺术欣赏》
|
参编教材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2013.2
|
|
|
43
|
文传学院
|
赵翠芳
|
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与辅导教师的角色
|
论文
|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4-09
|
|
|
44
|
文传学院
|
赵翠芳
|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成人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论文
|
成人教育
|
2004-11
|
|
|
45
|
文传学院
|
赵翠芳
|
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交互活动试验研究
|
论文
|
开放教育研究
|
2006-04
|
是
|
|
46
|
文传学院
|
赵翠芳
|
提高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自主性之行动研究
|
论文
|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6-06
|
|
|
47
|
文传学院
|
赵翠芳
|
基于网络的学习支持服务实证研究
|
论文
|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7-06
|
|
|
48
|
文传学院
|
赵翠芳
|
背诵式语言输入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
|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08-02
|
|
|
49
|
文传学院
|
赵翠芳
|
商务英语写作合作学习任务设计与实践
|
论文
|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2-05
|
|
|
50
|
文传学院
|
赵翠芳
|
远程教育辅导教师的职业自我概念——基于英语学科的个案研究
|
论文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2-06
|
|
|
51
|
文传学院
|
赵翠芳
|
表现性评价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06
|
|
|
52
|
文传学院
|
赵翠芳
|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商务英语教学动态评估
|
论文
|
怀化学院学报
|
2012-06
|
|
|
53
|
文传学院
|
赵翠芳
|
基于形成性评估理念的商务英语教学评估设计
|
论文
|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07
|
|
|
54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谢衍君
|
网络环境下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
论文
|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7年4月
|
|
|
55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谢衍君
|
约束理论在英、汉语中的对比分析
|
论文
|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年7月
|
|
|
56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谢衍君
|
母语信息提示在英语口语教学运用的心理学探索
|
论文
|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
2007年12月
|
|
|
57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谢衍君
|
商务英语阅读课任务型教学模式探讨
|
论文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年2月
|
|
|
58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谢衍君
|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使用调查研究
|
论文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年5月
|
|
|
59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谢衍君
|
高职商务英语学习的工具书使用策略探讨
|
论文
|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年3月
|
|
|
60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谢衍君
|
高职商务英语学习中的工具书使用调查研究
|
论文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年6月
|
|
|
61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周少华
|
浅议衔接在科技英语语篇中的应用
|
论文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07年8月
|
|
|
62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周少华
|
用最常见的软件、以最少的步骤制作最实用的英语CAI课件的方法初探
|
论文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07年9月
|
|
|
63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周少华
|
论合作学习法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
|
论文
|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
2008年6月
|
|
|
64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周少华
|
论现代英语词汇学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
|
论文
|
科技资讯/北京国际科技服务中心
|
2008年8月
|
|
|
65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张红
|
罗隐入淮南幕府考
|
论文
|
文艺评论
|
2014第10期
|
是
|
|
66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张红
|
罗隐入湖南幕府考
|
论文
|
时代文学
|
2012年第5期
|
是
|
|
67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张红
|
罗隐诗歌的语言风格
|
论文
|
内江师院学报
|
2007年第1期
|
|
|
68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张红
|
泥塘中的锋芒—论罗隐诗歌的讽刺艺术
|
论文
|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7年第3期
|
|
|
69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张红
|
罗隐入蜀考
|
论文
|
行止同探集
|
2007年10月
|
|
|
70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王志娟
|
《论我国媒介批评的起源、现状及走向》
|
论文
|
《新闻知识》
|
2010.06-07(上下篇)
|
是
|
|
71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王志娟
|
《报社呼唤新型图片编辑机制》
|
论文
|
《才智》
|
2010.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