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行程已经过半,一路以来收获颇多。“一腔热血铸军魂,同心同德立新功”,8月1日,恰逢建军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实践小组队员们开启了新的一轮走访活动。本次三下乡活动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当地扶贫对象动态、准确掌握定点扶贫困对象的基本情况,同时也凸显了同学们铭记革命先辈、继承优良传统的家国情怀。
下午三点整,汕头小分队胡焕杰、吴烁来到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新津街道新厝寮村,首先通过咨询居委会工作人员得知附近的贫困户住所并进行调研,得知俩位老人身体残疾,多年药物使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当担不起日常费用。通过交流记录,走访居委得知当地政府每月都会援助并关心贫困户,引导他们走向脱贫致富的道理。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完成脱贫攻坚战,带领人民走向致富的道路!

关心慰问贫困户
潮州小分队杨丽青、吴烁我们来到了潮州市内了解潮州传统工艺非遗文化。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得知传统工艺传承人存量不足,老龄化严重,后继乏人的问题。而大工业的发展,致使不少以使用功能为主的传统工艺非遗文化传统手工艺品被新材质、新形态的工业产品取代,传统工艺及其技艺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物质载体、文化语境、情感温度与生活关联,制约了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呼吁全世界人民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自觉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去认知,去爱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以此传承、发展。

阅读纪念碑文
揭阳小分队的胡雪微、谢薇前往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大脊岭抗战纪念公园和郑大进府。大脊岭抗战纪念公园是抗战时期独立二十旅设防的主要阵地,使揭阳成为当时潮汕抗战的大后方,也是潮汕抗战胜利的基础。这里留下了无数革命的英雄事迹,记载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战史。随后来到郑大进府,根据当地居民介绍,郑大进是清朝康熙的太子少傅,因在各地任上做了很多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工作,深受人民喜爱,于是为他建立了郑大进府,纪念他为当地做出的贡献。

阅读纪念碑文
这次活动通过走访调研的形式来进行,了解贫困户需求、非遗文化传统工艺所面临的问题、铭记历史教训。伴随着美好的心情,第六天的“三下乡”圆满结束。希望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我们的同学们能精进不休,一瞬千里!
拍照:吴烁 杨丽青 谢薇
撰稿:李晓琳 胡焕杰
指导老师:刘倩 黄彬儒 张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