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桂山讲坛:非遗传承 民族瑰宝——中国漆艺的前世今生

发布者:陈健羽  时间:2021-10-25 19:47:41  浏览:

为了增强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021日下午,杨雄辉副教授在A102围绕“中国漆艺”展开题为“非遗传承 民族瑰宝——中国漆艺的前世今生”主题讲座,参加本次讲座的是来自于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各专业的学生。

137CE

杨雄辉副教授为同学们介绍漆艺文化

杨雄辉副教授从漆艺的历史、用途、技法、特点以及制作过程等方面为同学们展示了东方文化的魅力。中国使用大漆已有8000年历史。早在虞舜帝时,漆工艺就以生活器皿出现在大众眼中。到了汉代,“漆纤维”艺术就已成为诸侯国王最潮流、最前卫的奢侈品。然而,在步入工业化时代的当下,作为传统工艺的漆艺是否还有用武之地?杨雄辉副教授从衣、食、住、行、用等5个方面,给同学们分享了工艺在现代生活也能被广泛使用的案例。

18A4A

杨雄辉副教授精彩讲解

1D081

讲座现场

讲座上,杨雄辉副教授展示的一件件新潮的漆艺制品让现场的同学们赞叹不已。杨雄辉副教授个人也有不少原创漆艺作品,与其团队合作完成的漆工艺品更让同学们钦佩。随着时代审美潮流的转变,一直推动着漆艺推陈出新,世界各地都留下传统漆艺的不少创意案例。

“传统漆工艺需要原汁原味地传承,但更需要创新设计、走进生活。”杨雄辉副教授表示,要减少影响漆工艺传承的外来因素,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邯郸学步,是要认真思考的。这些漆艺产品既要保留了东方文化的特质,又要将传统漆艺重新带回现代人的生活中。

1402D

杨雄辉副教授演讲

杨雄辉副教授的讲座,将中国漆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让同学们感受到漆艺的特征与艺术魅力,也一定程度地宣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此次讲座以中国漆艺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同学们共同探寻在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增强了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编辑/校对:陈健羽

摄影:王宇杰 廖思鹭

二校:陈媛嫄

二审:王宇杰

三校:黄敏仪

终审:陈晓兰

版权所有:广东开放大学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1号1号楼5楼 电话:020-83493213  邮编:51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