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备受瞩目。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积极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精准服务、实效提升”目标,多管齐下为毕业生办实事,全力破解就业难题。
学院2025届毕业生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就业难”“慢就业”“轻就业”现象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合适岗位难觅,部分毕业生求职意向不明,观望心态严重。另一方面,今年学院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困难毕业生群体帮扶需求大,他们因家庭经济、自身技能短板等求职阻碍重重。同时,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焦虑等心理问题凸显。针对这些问题,学院积极部署就业攻坚举措。
强化责任担当,构建全员就业格局。蓝天院长多次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检验专业教育教学成果的关键指标。自3月开学以来,学院两次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落实“一把手”工程。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辅导员、专业教师和班主任协同合作,形成 “全员参与、全程服务”工作体系,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惠民政策落地。
精准施策帮扶,提升就业服务实效。对不同学生群体实施“精准服务”。通过电话调研、一对一谈心精准摸排需求,为“求职困难生”“慢就业群体”“备考学生”建台账,定制个性化指导方案。联合行业协会、校企合作单位举办专场招聘会,引入会展文化创意、数字媒体设计等对口岗位,提高岗位 “含金量”。开设“就业指导微课堂”,开展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专题辅导,启动“心理护航计划”,疏导毕业生心理,缓解焦虑情绪。
严守纪律底线,保障就业安全规范。严格执行教育部“四不准” 规定,杜绝就业数据造假,确保就业统计真实准确。开展 “反诈进校园”活动,防范“培训贷”“虚假招聘”等风险,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建立就业工作督查机制,每周通报进展、每月研判形势,推动工作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工作落实。
学院将持续以八项规定为指引,把“为毕业生做好事、办实事” 作为工作核心,细化服务举措,强化责任担当,优化就业生态,全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践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让每一位毕业生都能顺利踏上职业发展之路。


作者:文/图:张同生;审核: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