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第十五届服装设计秀暨模特大赛 工作方案

发布者:刘倩  时间:2025-10-11 19:30:26  浏览: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纹样等文化符号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创新融合,打造具有“新国潮”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学生实践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我院特举办2025 东方时尚 ·传统元素新演绎”服装设计秀暨模特大赛,为确保赛事筹备有序、现场呈现优质、活动效果显著,现将大赛工作方案公布如下:

一、大赛主题

“东方时尚 ·传统元素新演绎”

二、举办单位

主办方: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

承办方: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团委

三、大赛决赛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5 12 4 日 19:30 地点:立德广场(暂定)

四、大赛筹备工作安排

(一)成立大赛筹备委员会

为确保大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拟成立大赛筹备委员会,全面负责 本次大赛的前期筹备、大赛现场组织和后期整理工作,成员及职责如下:

任:周华杰

副主任:金一强、罗子婷、张茂伟、陈静

员:黄彬儒、梁志威、王佳瑜、刘倩、李相宜、吴洁、张怡雄、 刘明哲、耿子健、段一男、吴文雅、学院学生工作各模块主要学生干部

(二)设立专项工作组

1.统筹策划组:负责活动整体策划、赛程节点制定、各组工作协调对 接、嘉宾邀请与接待、评审团组建及评分标准制定,定期召开筹备推进会, 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牵头负责人:梁志威、王佳瑜

2.宣传筹备组:制定大赛宣传方案,设计制作大赛宣传物料(海报、宣传单页、邀请函、背景板、节目单等);通过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 平台发布大赛信息(报名通知、初审结果、决赛预告等);在校园内张贴 海报、发放宣传单页,营造大赛氛围;活动现场摄影摄像、直播统筹、联 系校外媒体等;赛后素材整理、回顾推文制作、成果展示等工作。

牵头负责人:刘倩、耿子健

3.物资筹备组:负责活动场地申请与审批、舞台搭建与验收、灯光音响设备、服装租赁与对接,提前 3 天完成场地布置方案并组织演练。

牵头负责人:黄彬儒、刘明哲

4.专业指导组:负责服装设计稿专业指导与评审、模特招募选拔(10 月下旬完成)、模特 T 台走秀培训、节目编排与排练,确保秀场呈现专业 水准。

牵头负责人:罗子婷、段一男、吴文雅

5.现场执行组:负责决赛现场的布置与搭建(舞台、灯光、音响、T 台、 观众席等),确保现场设备正常运行;安排决赛现场的人员引导(观众、 评委、参赛选手、嘉宾等);负责决赛环节的现场组织与执行(选手上场 顺序安排、服装展示衔接、互动环节开展等),保障大赛流程顺畅进行。

牵头负责人:吴洁、李相宜、张怡雄

五、大赛内容

本次大赛分为服装设计与模特走秀两大板块,具体如下:

(一)服装设计秀:以传统纹样(如祥云、回纹、敦煌藻井等)、非遗技艺(如刺绣、扎染等)为灵感来源,结合现代服装廓形与流行趋势, 打造“新国潮”风格服装作品。面向全校学生征集设计稿,入围作品需由设计者自行制作成衣并参与现场展示。

(二)模特大赛:面向全校招募学生模特(男女不限),经初筛、复试选拔后进入专业培训阶段,最终通过 T 台走秀展示服装设计作品,展现 个人台风与表现力。

六、作品/模特征集

(一)作品征集时间

1.设计稿提交:10 12 日-11 1 日;


2.作品初审时间:11 1 日-11 3 日;

3.入围作品成衣制作:11 3 日-11 28 日。

(二)模特征集

1.模特征集报名:10 28 日-11 3 日; 2.模特面试、筛选以及培训:11 4-28 日。

七、奖项设置

此次大赛奖项设置如下:

服装设计一等奖 1 名(奖金 800 元)、二等奖 2 名(奖金 500 元)、 三等奖 3 名(奖金 300 元)、优秀奖若干名(奖金 100 元)和最具人气作 品奖 1 名。

模特走秀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3 名、优秀奖若干名和最具台风奖 1 名。

八、活动预期效果

(一)文化传承方面: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纹样、传统服饰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和热爱,推动传统元素在现代时尚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助力“新国”文化发展。

(二)学生发展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践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提升学生 的服装设计能力、模特表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 自信心和竞争力;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精神。

(三)校园文化方面:打造具有“新国潮”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富有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 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学院良好的品牌形象。

(四)社会影响方面:通过校内外媒体报道、优秀作品展览等方式, 向社会展示学院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 力,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九、工作要求

(一)协同联动,高效推进

各工作组需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工作群实时沟通机制,加强横向协作

与纵向对接,及时解决问题、调配资源,确保各项任务按节点保质完成。

(二)提高站位,安全兜底

物资筹备组提前完成场地安全隐患排查与布置方案演练,现场执行组完善人员疏散、设备故障等应急预案,全程注重流程衔接与细节把控,保 障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三)品牌思维,扩音增效

宣传组运用海报、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形式扩大活动知晓度,赛后做好素材整理与成果推广;各工作组同步强化活动品质,助力打造“新国潮” 校园文化品牌。


附件: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第十五届服装设计秀暨模特大赛设计作品征集方案

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 2025 10 10 日

附件

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第十五届服装设计秀暨模特大赛设 计作品征集方案


现面向全校学生公开征集服装设计作品,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集对象

全校在读学生(不限年级、专业,欢迎非设计类同学参与)

二、作品主题与设计要求

(一)核心主题

围绕“东方时尚 ·传统元素新演绎”主题展开创作,鼓励以纹样、工 艺、形制等传统文化符号为灵感,结合现代服装廓形与审美,打造具有当 代气息的“新国潮”风格的原创设计。

(二)设计方向

作品需体现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为至少包含以下一类元 素:

传统纹样:如祥云纹、回纹、敦煌藻井纹、饕餮纹、缠枝纹、青花缠 枝纹等经典中式纹样,可进行创意重构;

非遗技艺:如刺绣、扎染、蜡染、漆艺、螺钿等传统工艺在服饰中的创新运用;

文化意象:如汉服、唐装、旗袍等传统服饰形制元素,或建筑、文学 意向的现代转译。

(三)设计规范

实用性:作品需具备穿着功能,适合日常或舞台展示,不宜过度概念化;

创新性:鼓励原创,在元素融合、色彩、面料与结构等方面体现创意;(若涉及侵权,由作者承担全部责任);

完整性:单人或多人合作均可,每系列设计数量为 1-3 套,整体风格 同意、叙事清晰。

三、作品提交要求

(一)提交材料

作品需按以下顺序整理成PDF 文件(文件命名格式:“服装设计征集 +姓名+学院专业+联系电话”),发送至指定邮箱

Cehuawailianbu123@163.com(邮件主题与文件命名一致):

作品信息表:包含作者姓名、学院、专业、年级、联系电话、作品名称、作品数量及设计理念(300-500 字,简述传统元素应用思路、设计亮点、色彩与面料选择等);

设计图纸:

包含彩色效果图(正面、侧面、背面视图),需清晰呈现服装整体造 型与款式、色彩、纹样等细节;图纸尺寸为 A3(297mm ×420mm),分辨率 不低于 300dpi。可手绘后扫描或专业软件绘制(软件不限);

面料与工艺说明

简述拟使用的面料、辅料及核心工艺等,说明选择依据。

(二)提交时间

1.截止时间:2025 11 1 日 24:00(逾期提交视为无效);

2.进度节点:提交后 3 个工作日内,将通过学生会干事反馈材料审核 结果(若材料不全,需在 11 3 日前补充提交,逾期取消评审资格)。

四、评审与后续安排

(一)评审流程

初审(11 1 -11 5 由专业教师组成评审团,依据“设计创新性(30%)、传统元素融合度(30%)、工艺可行性(20%)、整体美 观度(20%)”评分标准,筛选入围作品;

结果公示11 5 日通过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公众号公示入围名单, 公示期 3 天,接受异议反馈(反馈邮箱同征集邮箱,需提供有效证明材料);

成衣制作:入围作者需在 11 5 日-11 28 日完成成衣制作,11 29 日 10:00-16:00 将成衣送至团学活动室(学生公寓 8 F06),逾期未 提交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二)成衣要求

需与设计图纸高度一致,若因工艺调整需修改,需提前 3 天向评审团提交书面说明,经同意后方可调整;

成衣需整洁无污渍、线头,配件齐全(如腰带、装饰件等需与服装一 同提交),可正常穿着展示;

需附成衣标签(标注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尺寸信息),便于后续展 示与管理。

五、其他说明

1. 本次征集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提交材料不予退还,请作者自行留存备份;

2. 入围作品将在 12 4 日“服装设计秀暨模特大赛”现场展示,作者须制作单页设计理念讲解 PPT(突出作品核心灵感与元素亮点),配合模特穿着作品展示时同步呈现;

3. 活动主办方对入围作品拥有展示、宣传、摄影记录的使用权(不 用于商业用途),作者拥有作品著作权;

4. 若有疑问,可加入征集咨询群(另行通知),或联系咨询老师:王佳瑜 15807539971,咨询时间:工作 9:00-11:30、14:30-17:00。

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 2025 10 10 日


版权所有:广东开放大学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1号1号楼5楼 电话:020-83493213  邮编:51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