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全四册)。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曼殊全集》
书名 苏曼殊全集 作者 苏曼殊
ISBN 9787801705938
页数 全四册 类别 文学
出版时间 2007-5-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装帧平装
版次1 字数664000
纸张 胶版纸
编辑推荐
《苏曼殊全集(套装共4册)》具有4大特点:
1.曼殊大师是位奇人:身世迷离,历世艰苦,游走于东瀛与华夏之间.外表孱弱,斯文清瘦,却有血性男儿的勇智和才情,“形为心役”的洒脱豪迈.乱世之中也加入革命,往来之间皆为名流鸿儒,当时敬仰追捧他的粉丝从文坛大家章太炎、周作人、柳亚子;释界大智弘一法师;到政界豪门蒋氏夫妇,还有下三流烟花女子,远至异域之邦也不乏其众。更别说时至今日的众多研究和追忆他的文学爱好者。对于其奇人之事,译者以“说不尽道不明”难掩感叹唏嘘。
2.曼殊大师更是奇才:精通日文、梵文、英文,造谐深厚,同辈中人望尘莫及。曼殊大师的诗清新隽永、意境美不胜收被尊称“灵界诗翁”,此次系列的收录之齐堪称首举。曼殊大师的画笔意灵动、寓意深涵被柳亚子赞作“千秋绝笔”,虽然流传数量只有三四十幅,皆为收藏精品;其红楼诗意般的作品《断鸿临雁记》映射大师凄苦的身世,让观者泣然,开创近代文学自叙体小说之先河;值得一提的是曼殊大师的译作,行文流畅让人叹为观止,为引进和交流文化起到不可估量的砥术之意义,是本世纪初三大翻译家之一。
3.曼殊大师的至情至性:“远不学苏轼,近不学苏曼殊”,诗人的气质富予曼殊大师的是多愁善感;乱世的革命造就了曼殊大师血气方刚的激情,他会为一女子的哀怨悲泣“还清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也会在需要时投笔从戎,奋勇战场.由此,曼殊大师才有了"情僧"的称谓,传颂至今。
4.此次曼殊全集的特色:迄今为止选本全的版本;累计八次的编义,态度严谨的审校;既有阅读价值又有研究价值,可收藏、研究、也是送礼佳品。
内容简介
《苏曼殊全集》为1927年柳亚子先生编订,收集了曼殊大师绝大部分作品,包括诗、小说、杂著、译诗、书札、翻译小说等,还有章太炎、刘季平、陈独秀、柳亚子等当时名人回忆怀念文字、诗词、序跋等,该全集是迄今为止最全的全集,其全文由柳亚子先生誊录后铅排,权威性及珍贵性可想而知。1947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1985年中国书店曾影印出版。
收录作品:诗词全集(102首)
1《本事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2《本事诗》
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3《本事诗》
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
一杯颜色和双泪,写就梨花付与谁?
4 《本事诗》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5 《本事诗》
相怜病骨轻于蝶,梦入罗浮万里云。
赠尔多情诗一卷,他年重拾石榴裙。
6 《本事诗》
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
我本负人今巳矣,任他人作乐中筝。
7 《本事诗》
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
我亦艰难多病日,哪堪重听八云筝。
8 《本事诗》
丈室番茶手自煎,语深香冷涕潸然。
生身阿母无情甚,为向摩耶问夙缘。
9 《本事诗》
愧向尊前说报恩,香残玦黛浅含颦。
卿自无言侬已会,湘兰天女是前身。
10 《本事诗》
春水难量旧恨盈,桃腮檀口坐吹笙。
华严瀑布高千尺,不及卿卿爱我情。
11 《东居 九》
碧沼红莲水自流,涉江同上木兰舟。
可怜十五盈盈女,不信卢家有莫愁。
12 《东居 十》
灯飘珠箔玉筝秋,几曲回阑水上楼。
猛忆定庵哀怨句:“三生花草梦苏州”。
13 《吴门 九》
平原落日马萧萧,剩有山僧赋《大招》。
最是令人凄绝处,垂虹亭外柳波桥。
14 《海上 一》
绿窗新柳玉台旁,臂上犹闻菽乳香。
毕竟美人知爱国,自将银管学南唐。
15 《樱花落》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16 《东居 一》
却下珠帘故故羞,浪持银烛照梳头。
玉阶人静情难诉,悄向星河觅女牛。
17 《海上 三》
水晶帘卷一灯昏,寂对河山叩国魂。
只是银莺羞不语,恐防重惹旧啼痕。
18 《吴门 一》
江南花草尽愁根,惹得吴娃笑语频。
独有伤心驴背客,暮烟疏雨过阊门。
19 《海上 二》
软红帘动月轮西,冰作阑干玉作梯。
寄语麻姑要珍重,凤楼迢递燕应迷。
20 《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
乍听骊歌似有情,危弦远道客魂惊。
何心描画闲金粉,枯木寒山满故城。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