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

郑观应生平

发布者:  时间:2020-10-03 14:54:14  浏览:



    郑观应(1842年—1922年),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晚年自号罗浮偫鹤山人。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 咸丰八年(1858年)到上海学商,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历任上海电报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中法战争时,曾往暹罗、西贡、新加坡等地调查了解敌情,逐一绘图贴说。光绪十一年(1885年)初,途经香港,被太古轮船公司借故控追“赔款”而遭拘禁,经年始得解脱。后隐居澳门近六年,撰成《盛世危言》一书。光绪十八年(1892年)后,与盛宣怀集团关系密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冬,郑观应辞去招商局会办。宣统元年(1909年),乘袁世凯被迫返籍“养疴”之机,协助盛宣怀发起组织轮船招商局商办,遂第三次入轮船招商局任会办。 晚年政治表现落伍,拥护“立宪”,反对革命,又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和军阀混战不满。19225月,病逝于上海招商公学宿舍。

个人经历故事:

    郑观应自小受身为读书人的父亲所教育,惜童子试未中。咸丰八年(1858年)他16岁时奉父命到上海学习经商。17岁在上海外商洋行工作的时候,他入英华书馆夜课班学习英文两年。1860年成为英国宝顺洋行的买办,并勤修英语,对西方的政治和经济等有更深之认识。同治七年(1868年)起,他同别人合伙经营茶栈以及轮船公司等。同治十二年(1873年)他受聘为英商太古轮船公司总理。1880年他编订《易言》一书,在自强运动期间,他提出“商战”(即在商业上学习西方),并建议采取君主立宪制。同年,他离开太古,并受直隶总督李鸿章之托出任上海机器织布局及上海电报局总办。光绪七年四月(1881年),他任上海电报局总办。任内,他建设了津沪电线,并组织翻译出版了《万国电报通例》和《测量浅说》,供各地电报局使用。他还因为大北电报公司所用电码本字码过少,而对电码本进行扩编,出版《四码电报新编》。1883年他升任轮船招商局总办。1884年,他因轮船招商局与太古轮船公司经营不善以及员工中饱私囊等所累,身心俱疲,遂退居澳门,居住于其郑家大屋中,潜心修订《易言》,亦即后来的名著《盛世危言》。1891年,他出任开平煤矿局总办,翌年调任招商局帮办。1894年,《盛世危言》完成。武昌起义后中华民国建立,郑观应则专注于发展教育事业,历任招商局公学驻校董事、上海商务中学名誉董事等职。19225月,他逝世于上海。《盛世危言》,编成于1894,全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当时是给甲午战败以后沮丧、迷茫的晚清末世开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药。


版权所有:广东开放大学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1号1号楼5楼 电话:020-83493213  邮编:51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