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学校“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最大限度降低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延迟开学对学生教育教学产生的不利影响。我院党员博士刘晓亮于3月28日下午三点在腾讯课堂在线开展《中国的岁时文化》主题讲座。文传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晓兰应邀出席,办公室主任陈静,辅导员黄彬儒、刘倩以及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一起观看了本场讲座。

刘晓亮博士在线直播开讲

文传师生共同观看直播讲座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历经轮回的考验,其之精华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刘晓亮博士主要跟同学们分享中国的岁时文化,涵盖纪年纪时和传统节气两个部分。他用经典影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片段和《长安十二时辰》为契机,引出了干支法这一专业词汇。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天干地支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他深入浅出的解读引得陈晓兰书记直呼“我也要来当一回头号粉丝,给你点赞!”
在讲述时间节气时,刘博士提到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先民掌握的测算日影的方法有关。他们通过观察日月的变化、找寻一定的规律来安排日常生活。而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是中国古人立足大地对太阳周年运行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是基于对太阳一年周期性变化的准确观测和把握。

观众们通过送花和评论和主讲人进行互动
谈到传统节气与观赏娱乐的关系时,他讲述了从小寒到谷雨的八个节气,时间跨度为120天。我国古代以每五日为一候,故这120天共分二十四候。人们在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应一种花信,总称之为“二十四番花信”。所以整个春天,可谓一个“花花世界”。兴致浓时,刘博士调侃自己打小就熟悉农忙农活,一口气为同学们流畅背诵了二十四节气表,气氛一时间被推向了高潮,讲堂趣味丛生。
一定程度上来看,二十四节气对我们当下正面临的全球爆发的疫情也有所启发。就像刘博士分享的很多农谚中蕴含的自然界客观规律一样,如果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终将自食其果;先人的智慧结晶告诫世人,遵循规律并恰当的利用好规律,才能造福一代又一代,才能让人类与自然世世和谐共处。
留守家中,并不等于没有课堂。这场特殊情境下的生动一课,对于久居家中的学生们来说,正如润物无声的春雨一般,及时甘甜,是值得文传学子学思并行的“大课”。尽管疫情阻挡了上学的步伐,但阻挡不了大家学习的热情。
撰稿:龚子淇
图片:青媒中心
指导教师:刘倩